抗癌热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胃癌

26岁小伙饮食不规律患胃癌 胃癌预防应多吃大蒜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3-8-2 15:11:18 人气: 标签:胃癌
导读:导读:澄迈县26岁的李先生平时工作很忙,工作压力也很大,每经绷得紧紧的,没法按时吃饭,饮食不规律。今年年初开始,李先生感觉胃部不适、胃口不好,常打饱嗝,…

  导读:澄迈县26岁的李先生平时工作很忙,工作压力也很大,每经绷得紧紧的,没法按时吃饭,饮食不规律。今年年初开始,李先生感觉胃部不适、胃口不好,常打饱嗝,人也突然消瘦。刚开始他没在意,以为就是普通的胃炎,吃点胃药就好了,但是持续吃了一段时间胃药后没有效果。在家人的劝说下,不久前他来到海口市人民医院进行了无痛胃镜检查,结果令家吃一惊,年纪轻轻的他患上了胃癌,已是中晚期。医院给他进行了腹腔镜手术,目前李先生已出院,在家接受后续治疗。胃癌发病有哪些原因呢?

  ①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可以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肥厚性三种。现已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一种前期病变,尤与胃息肉或肠腺化生同时存在时可能性更大。国内外长期随访报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史长短和严重程度与胃癌的发生率有关,不少报道该病的胃癌发生率约2%~10%。浅表性胃炎可以治愈,但也有可能逐渐转变为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与胃癌发病的关系不大。萎缩性胃炎颇难治愈,其组织有再生趋向,有时形成息肉,有时发生癌变。长期随访追踪可发现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者达10%左右。

  我国胃癌综合考察的材料表明,胃癌高发区的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病例明显多于胃癌低发区。高发区慢性胃炎患者的空腹胃液分析提示,游离酸含量降低,pH、细菌数量、NO2含量以及硝酸盐还原菌检出率均升高,与低发区者比较有明显差异。上述胃内改变的程度与慢性胃炎病变的严重度呈正相关,也说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内改变,非常有利于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②胃息肉:任何胃良性肿瘤都有恶变可能,而上皮性的腺瘤或息肉的恶变机会更多。少见的腺瘤型和绒毛型胃息肉癌变率可达15%~40%,而最常见的增生型息肉仅1%。在直径大于2cm的息肉中,癌的发生率增高。有资料报道经X线诊断为胃息肉的患者中,20%伴有某种恶性变;在胃息肉切除标本中,见14%的多发性息肉有恶变,9%的单发息肉有恶变,这说明对诊断为胃息肉的病例均不要轻易放过。

  ③胃溃疡:胃溃疡的癌变问题历来认识不统一。一般认为其癌变率约为1%~6%。现多数认为与溃疡边缘黏膜肠化或异型增生有关。关于胃溃疡能否癌变的问题,国内报道胃溃疡的癌变率为5%~10%,尤其是胃溃疡病史较长和中年以上的患者并发癌变的机会较大,溃疡边缘部的黏膜上皮或腺体受胃液而发生糜烂,在反复和再生的慢性刺激下成癌。

  ④残胃:良性病变手术切除胃窦和部分胃体后,胃酸分泌降低,导致胆汁反流,形成胃内中性和偏碱性,使胃内细菌异常繁殖,促进亚硝酸盐和N-硝基化合物的合成而诱发癌,一般发生在术后10年以上。我国残胃癌发病率为2%~5%,也有报告10%以上者。BillrothⅡ式吻合较BillrothⅠ式吻合为高。可能与胆汁反流有关。胃液中许多厌氧菌等还能分解反流入胃的结合型初级胆酸,生成既可损伤胃黏膜屏障又能致癌的游离型次级胆酸,而在次级胆酸中的脱氧胆酸是癌启动因子,石胆酸是癌变启动因子和诱变物。这些可能导致以后残胃癌的发生。残胃癌多发生于手术后15~20年,此后相对性增加3~6倍。

  ⑤巨大胃黏膜皱襞症(Menetrier病):本病癌变率约为10%。

  ⑥胆汁反流:通过动物实验已胆汁反流可诱发胃癌。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胃癌呈正相关,其机制同上。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