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来自丰县49岁的张女士(化名)挺着“孕肚”,步态蹒跚地来到医院专家诊室,连连直呼“医生,快帮我看看是咋回事吧,我这肚子都疼了2个月了!”。 据介绍,2个月前,张女士感到肚子不舒服,起初以为是绝育环导致的,在当地医院取出节育环后,同时做了B超检查,不过并未检查出任何问题。后来肚子还是经常疼痛发作,有时胀痛有时绞痛,大多数情况下,也能自行缓解。1个月后,张女士无法再继续疼痛感了,就又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盆腔里有个10厘米左右的大包块。医生张女士进一步确诊治疗,但张女士却没有立即答应。 回到家后,张女士的疼痛发作得越来越频繁,痛感也越来越严重,而且从外观上看,肚子迅速长大了,仿佛是怀孕6、7个月的样子。原本张女士还想再观察一下,不愿去住院,可很快,她就发起了高烧,体温达到39.9℃。 一周前,张女士被家人送到了市肿瘤医院。通过CT检查和肿瘤指标检测,再结合张女士病情,诊断其患有卵巢肿瘤,确切的说,是卵巢癌,必须立即住院治疗。 “高烧不退、心肌酶增升很高、而且肝功能很不好、严重低蛋白血症”,通过全面检查,专家发现,张女士身上有好几种手术的禁忌症。另外,张女士还伴有、不能吃饭、不全肠梗阻等状况,整体看情况不是很乐观。 不就是盆腔里长个包块吗,为什么肚子会变大,肚子总疼痛呢?对此,朱彦玲解释说,“肿瘤持续增长,会令患者腹部不断膨胀,当肿瘤到肠子时,患者会有肠梗阻的症状,所以会感到绞痛,同时和排便都会受到影响。如果肿瘤长大了破裂还会继发感染,导致腹痛并有发热。” 为应对患者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心脏衰竭、肝脏衰竭,肠道病变可以一次手术完成治疗,主诊医生邀请医院肝胆胰外科、心内科、消化科等相关专家共同会诊,为张女士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患者腹腔打开后,医护人员都了。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包块,表面上看有20公分左右,整个包块呈菜花状,不仅巨大还呈现分叶状。更糟糕的是,患者的腹腔里全是脓苔,很明显,肿瘤已经破裂,诱发了感染。另外,这个巨大肿瘤直肠,导致肠腔4/5左右闭掉。所以,专家为张女士同时切除了肿瘤和肿瘤的肠道。 手术4天后,张女士体温恢复正常,心肌酶也基本正常,肝功能正在好转,血浆蛋白逐渐上升,切口已长好,清楚,可以点流质饮食,接下来就可以做化疗了。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据专家介绍,“卵巢恶性肿瘤中以上皮癌最多见,其次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卵巢上皮癌患者手术中发现肿瘤局限于卵巢的仅存30%,大多数已扩散到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及盆腹腔各器官。”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卵巢癌病发的呢?专家认为,“具体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癌症发病外因素和癌症发病内因素,以及饮食营养失调、不良生活习惯等。癌症发病外部因素是指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子导致,癌症发病内部因素主要指免疫功能、内分泌、遗传、因素等导致。像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就与雌激素变化有密切关系。” 她还指出,卵巢癌易发于5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35岁以上者多发卵巢上皮性癌,而青年及幼性多为生殖细胞类恶性肿瘤。“由于卵巢位于腹腔内,早期症状不典型,而且卵巢胚胎发育、组织解剖及内分泌功能较复杂,术前鉴别卵巢肿瘤的组织类型及良恶性相当困难,所以早期诊断上是一题。” “当然不是这样,卵巢癌还是有很多征兆可以提前预知的。”专家强调说,若对有些症状能够予以重视,提前发现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比如说,腹部疼痛,由于瘤内的变化,像出血、坏死、迅速增长而引起相当程度的持续性胀痛,检查时发现有局部压痛,短期内肚子胀,不能正常吃饭;再如月经不调,偶见不规则子宫出血、绝经后出血;大便性状改变等,这些都是卵巢癌的典型症状,如果发现就要高度重视。 专家还提醒说,一定要到正规大医院进行检查,及早排除病因确诊病症。可以提前做B超、超声检查。“像绝经期前后妇女之所以难以确诊,还和这个年纪身体发胖有关,但持续高热的不多见。”专家说,“如遇可疑情况要借助现代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记物检查及早做出诊断。原则上30岁以上妇女,特别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群要进行定期肿瘤指标检查,根据以往的病例案例,她们的早期检查极大避免了卵巢癌恶化的概率。” 得了卵巢癌是不是就没救了呢?朱彦玲表示,“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根据卵巢恶性肿瘤病理类型而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多用手术治疗联合化疗等综合治疗。” “卵巢癌属于妇科恶性肿瘤的高发疾病,很容易与其他妇科疾病相混淆发生误诊,这也是卵巢癌诊断时通常较晚的原因之一。”专家举例说,“像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单纯囊肿、多发性黄素囊肿、盆腔结核等,如果不仔细检查,无法与卵巢癌区别开来,延误病情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卵巢恶性肿瘤早期病变多无症状,不易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是晚期。朱彦玲提醒广大妇女,“目前,晚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率仅为20%至40%,而早期患者却可以达到70%到90%,所以定期体检、早期排查尤为重要。”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