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热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宫颈癌

妇科盆腔肿瘤骨显像分析

作者:文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1-28 13:41:51 人气: 标签:宫颈癌骨转移症状
导读:由2名以上核医学医师共同阅片作出判断,与邻近或对侧同部位骨骼比较,局部骨骼放射性明显增多(浓聚)或减少(稀疏或缺损)判为阳性,同时记录阳性部位、形态及…

  由2名以上核医学医师共同阅片作出判断,与邻近或对侧同部位骨骼比较,局部骨骼放射性明显增多(浓聚)或减少(稀疏或缺损)判为阳性,同时记录阳性部位、形态及数目。可疑阳性者须伴以下情况之一方认为有骨转移:①出现局部间歇性骨痛或持续而固定的骨痛、邻近症状;②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发现局部骨组织有溶骨性或成骨性改变、骨质隆起、病骨折;③随访发现病灶持续存在或范围进一步扩大,有条件者行局部针吸活检[1]。

  骨转移大多发生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断后的2年内。35例宫颈癌发生骨转移的时间为1~24个月,其中1~12个月者13例,1~2年者22例。3例是确诊同时发现骨转移,2例是诊断后8年发现骨转移。子宫内膜癌为2~24个月,其中1~12个月者2例,1~2年者3例。2例卵巢癌患者诊断的同时发现骨转移;3例骨转移发生在卵巢癌诊断后1~2年;1例发生骨转移的时间为卵巢癌确诊后4年。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目前宫颈癌发病率占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的第1位,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而卵巢癌因病因不明确,早期诊断困难,往往确诊已是癌症晚期,病死率已超过其他恶性肿瘤,高居妇科恶性肿瘤第1位[3]。在妇科恶性肿瘤的自然病程中,其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少见,文献[4]报道,临床诊断的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骨转移发生率约为1.9%~4.6%,而将尸解中发现的骨转移纳入统计,则发生率为17.9%~25%。本文发生率20.8%(51/245)与文献[4]报道相符。本组资料中,宫颈癌骨转移多见于Ⅲ~Ⅳ期患者,鳞癌为常见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骨转移多见于Ⅲ期腺癌患者;卵巢癌多见于Ⅳ期患者,病理类型多样。宫颈癌骨转移的发生情况:宫颈癌骨转移方式多为直接蔓延,淋巴结转移的局部蔓延和远处的血行转移。于海燕和王伊洵[5]报道过2例早期宫颈癌治疗后发生骨转移者,均为宫颈鳞癌且骨转移均发生在骨盆骨。宫颈癌患者骨转移的发生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逐渐升高,且宫颈腺癌高于宫颈鳞癌[6]。本组40例患者,Ⅲ~Ⅳ期骨转移发生率为83%(33/40),宫颈鳞癌高于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以骨盆为首,其次为脊柱、肋骨及四肢骨,3例发生颅骨转移较为罕见。与文献[5,6]报道相似。子宫内膜癌骨转移特点:子宫内膜癌的骨转移常通过Batson血管丛和脊椎静脉丛转移到脊椎骨和骨盆骨,如本文报道有4例发生骨盆转移。卵巢癌骨转移特点:雷呈志等[7]报道卵巢恶性肿瘤骨转移多见于Ⅲ~Ⅳ期患者,以腰椎、胸椎、骨盆为主要转移部位。本组6例骨转移患者中5例为Ⅲ~Ⅳ期,5例发生胸、腰椎转移,2例发生骨盆转移,3例发生肋骨转移,与文献[7]报道类似。单发的孤立性病灶是诊断骨转移的难点。结合临床资料、2次骨显像对照、椎体断层显像、CT与MRI以及长期随诊综合判定成为诊断单发病灶的主要手段[8]。

  本组11例孤立的单发病灶中,肋骨1例、胸椎2例、腰椎1例、骨盆5例及四肢骨2例。患者均在病变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或症状。对于单发肋骨病变,若呈条状显像剂分布浓聚,则考虑转移可能性大;对于孤立的胸椎椎体病灶,若其为新增病灶或通过同期断层显像能够清晰显示主要位于累及椎弓根或椎体和椎弓根者即诊断为骨转移;但对于颈椎和腰椎的孤立病变,由于生理弯曲的存在,即使采用断层显像病灶定位仍较困难,若患者又无症状支持,则只能结合CT或MRI定性;大部分骨盆及长骨病变可通过加摄双侧X线平片诊断,个别病例需辅以CT或MRI检查。总之,骨显像是探查恶性肿瘤骨转移最常用而有效的检查方法。有无骨转移对明确诊断、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及疗效的高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临床上骨显像应作为恶性肿瘤患者诊断骨转移时首选的筛选检查。对于难以诊断的病例应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临床资料及长期随访而定性。

  推荐: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