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热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肺癌

测那么多基因没用?不能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率

作者:文 来源:未知 日期:2018-10-18 23:22:48 人气: 标签:肺癌晚期治愈率
导读:姐妹互换一家亲随着科技的一步步发展,我们对人体以及疾病的认识逐渐从宏观走到微观,在表面的疾病症状之外,我们又开始关注更深的基因层面的逻辑。由此而生的就…

  姐妹互换一家亲随着科技的一步步发展,我们对人体以及疾病的认识逐渐从宏观走到微观,在表面的疾病症状之外,我们又开始关注更深的基因层面的逻辑。

  由此而生的就是精准医疗的概念——如果能够根据每个人体内不同的基因突变情况,选择最优的疗法,岂不是很理想吗?

  而实现精准医疗的基础,就是基因测序技术。目前,已经有一些针对疾病常见突变的检测,比如说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进行EGFR突变或ALK重排进行检测,就可以帮助患者选择对应的靶向药。

  癌细胞大多不止存在一个基因突变,那么同时检测多个基因,也就是我们说的广谱基因检测(BGS),行内人常说的“大panel”,是不是应该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收益呢?

  研究结果说,并非如此。近期,耶鲁大学研究者在《美国医学会》上发表的研究显示,在五千余名接受社区医院治疗的肺癌患者中,接受了广谱基因检测的患者,在12个月率上与只接受EGFR/ALK检测的患者并没有差异!

  研究者们选取了2011年1月1日到2016年7月31日间,5688名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电子病历,这些患者均处于晚期,肿瘤无法切除,至少进行过一种治疗。这些患者中位年龄67岁,63.6%是白种人,80%有吸烟史。

  如果患者接受的基因检测,检测的目的基因在30种以上,那么就把他们归为接受了广谱基因检测。结果全部患者中15.4%接受了广谱基因检测,84.6%只接受了单纯的EGFR/ALK检测。

  研究者对他们开始治疗后12个月的死亡率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进行了广谱基因检测的患者死亡率为41.1%,后者则有44.4%,不过这两组数据在统计学上是没有差异的。

  在接受了广谱基因检测的875名患者中,778人(88.9%)检测到了有意义的突变,共计247个位点,其中最常见的是TP53(55.1%)、KRAS(34.2%)、EGFR(21.9%)、CDKN2A(15.7%)这些研究常客。而除了EGFR和ALK之外,最常见的、有临床意义的突变要数BRAFV600E、MET和ERBB2。

  在研究进行的2011-2016年间,靶向这些突变的药物尚且未经过FDA的审批。实际上,排除EGFR/ALK以后,只有4.5%的患者得到了相应的靶向治疗。

  其次,靶向药物给患者带来的益处体现于无进展期、客观缓解率、质量、副作用等多个方面。电子病历信息量有限,本研究中实际只统计了患者12个月的死亡率,并不能全面体现靶向治疗的优劣。

  本项研究的通讯作者Cary Gross表示,“广谱基因检测仅在很少的情况下才能确定基因突变并指导治疗,而且我们尚不清楚这些基于突变的治疗是否会提供更好的预后。”

  第一作者Carolyn J.Presley则补充道,二者死亡率没有差异,很可能是因为“由于研究开展期间靶向治疗方法有限,缺乏临床试验准入,同时新的抗癌药物价格高昂,部分药物也没有纳入医疗保险范围。”

  或许我们还需要时间等待更多的靶向药物出现。就在研究结束之后不久,2016年,FDA接连批准了用于治疗ROS1重排非小细胞肺癌的crizotinib和用于治疗BRSFV600E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trametinib+dabrafinib治疗组合。

  另外,广谱基因检测还是相对价格高昂,对于临床使用来说,或许开发者们应该重新考虑——10个?100个?到底测多少个基因才“合适”呢?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